原本周四召开居民自管会议,因为社工的时间问题不得不推迟到下周了。这多少让作为建国里建东院小区支部书记的张洁云有些小失落,“本来想针对今年的‘守护家园’项目再跟大家伙儿商量一下的,只能下周有时间再说了。”
会开不成了,但检查还要做。下午,张洁云和几位居民、社区居干一起,在小区里挨个楼门检查楼道卫生情况。
张洁云口中的“守护家园”项目是怎么回事?这要从2014年建外街道试点社区营造计划,开展社区提案大赛说起。
“提案大赛”助力社区治理
2014年,全区范围内30个社区开展社区营造计划,以居民提案的形式解决社区文化、环境、治安、帮困等多方面难题。建外街道的几个社区全部参与了社区营造计划试点。街道请来了专业的社会组织对居民代表开展培训,从提案提什么、怎么提、如何开展议事、如何确保实施效果等对居民进行了全方位指导。
“以前我都不懂提案是什么,更没想到我还能提提案。”张洁云在建国里建东院小区生活了30多年,平时经常和老党员一起搞一些志愿活动,却从来没有想过社区治理是怎么回事,自己还能参与社区治理。经过培训,专业的社工帮他们分析社区的问题,共同探讨解决方案,为他们策划提案宣讲,用最简洁的描述说服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的提案。
张洁云提出的“守护家园”项目提案,发动小区热心党员、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管理,组件1支30多人的小区自管队,在环境维护、治安管理、文体活动等方面实行居民自我服务和管理。最终在社区提案大赛上,张洁云的提案在50多个提案中脱颖而出,成为入选的20个优秀提案之一,街道给予了11700元的资金支持。
别看钱不多,对张洁云来说,在社区里带动老邻居们搞一些志愿服务也差不多够用了。做一些宣传材料、买刷小广告的涂料、刷子什么的,适当时候给志愿者发一些洗衣粉之类的小礼品,基本就都能保障。
居民成为社区“新管家”
“2号楼的楼道还是挺干净的。”在楼门卫生的检查中,张洁云等人一边仔细查看,一边在相应楼门的表格里画上“√”。
平日里,小区自管队的居民们在环境维护上可没少下功夫,随时铲除小广告,清理堆物堆料,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。
“王大爷,您这收拾出来的破烂赶紧卖了,别在这儿堆着啊!”6号楼的楼门口西侧被王大爷的一堆纸板和一个废弃的柜子霸占了。
“好好,今天没看见收废品的,一会儿我就去卖了!”在众人的监督下,王大爷显得有些不好意思,连声答应着马上就收拾干净。
“居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,有时候比社区说上一千遍一万遍都管用。”说起社区营造给小区带来的变化,建国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欣不无感慨。建东院是老旧小区,没有物业,“守护家园”项目恰恰就是发动居民力量让居民自我管理。目前,建东院小区值班室里有居民值班,活动室居民自己安排活动,谁家有个大事小情,居民也会安排慰问,社区和街道要做的就是引导和支持。
“我们经过专业社工的培训指导,对小区管理的思路也拓宽了不少。”张洁云说,“以往我们的志愿活动就局限在巡逻和环境维护上,今年我们还要对社区老年人多开展一些关爱活动,特别是失去老伴的老人,帮他们走出来,树立起积极的心态。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,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我们的自管队伍,共同为我们的小区建设做贡献。”
2015年建东院同时入选街道优秀提案的还有苏淑珍提出的汉字书写项目,她正着手在小区里举办“汉字书写大赛”,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让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正确书写汉字,传承传统文化。
辖区单位加入“营造计划”
社区营造计划归根结底就是激发社区自治活力,建外街道将这种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形象地称之为“深耕”。
建外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街道、社区习惯于“管理”,使基层这块“土壤”逐渐板结了,深层“养分”上不来,失去参与的活力,而农业发展土地增收,必须要疏松土壤,建立良好的土壤结构,同样,社区建设也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,必须疏松基层“土壤”,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意识,激发活力,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,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。
建外地区实施社区营造后,不仅居民的自治热情被激发,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不断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。
在年初的提案大赛上,北京经络盲人保健按摩中心经理杨晓成,向大家展示了“中医经络按摩公益计划”项目:从“助养”和提升辖区老人养生意识两个方面推行“医养结合”理念,让辖区老年人度过幸福晚年……最终,该提案成功获选优秀提案。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,杨晓成将和他的团队一起为秀水社区居民带来健身养生课、免费按摩等贴心服务。
在建外街道开展社区营造计划的同时,安贞等街道也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营造项目。就在前几天,大屯街道首届社区提案大赛也如期启动,面向居民、社会团体、社会单位、社会组织征集社区建设建议和解决方案。社区营造计划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开花、结果。
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2015年朝阳区还将在70个社区实施营造计划,在专业社工机构的技术指导下,让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、受益者,社区真正实现“自管自转”。(朝阳报)